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您好,歡迎訪問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產品分類
施工案例
聯系我們

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18653110918, 13954199333

電話:0531-81777767

郵箱:sanpi0404@163.com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漿水泉風景區管委會一樓

廠址:山東省肥城市湖屯鎮工業園

新聞中心

重磅!德州出臺30項硬核措施,支持建筑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2/6
近日,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德州市建筑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未來三年,德州市將大力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建筑業全產業鏈,構筑產業新優勢,為“建筑強市、產業興市”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到2025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550億元以上,建筑業產值150億級1家、50億級4家、10億級15家,新增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3家、一級資質20家,外向度超過2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45%、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達到100%。建筑產業鏈長度進一步拉長,三大產業園區、五大優勢產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產業鏈前端規劃設計、勘察勘探、咨詢服務等環節及后端項目管理、資產運營、物業服務等環節發展進一步提升。

具體措施如下:

促進建筑業提質增效 

 NO.1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與央企國企組建“聯合體”,承建我市工程項目。對在我市注冊的建筑企業首次獲得總承包特級資質的,由市、縣政府獎勵1000萬元,具體按照市與縣(市、區)獲益比例分級負擔。對在我市注冊的建筑企業首次獲得總承包一級資質的,由企業所在地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到2025年,力爭3家企業晉升總承包特級資質、20家企業晉升總承包一級資質。


 NO.2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對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遷入或將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分立到我市設立獨立法人資格公司的,由市、縣政府獎勵1000萬元,具體按照市與縣(市、區)獲益比例分級負擔。爭取特級資質企業將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總部落戶德州。上述企業遷入我市符合條件的人員,享受我市人才引進政策。


 NO.3  


推動建筑業企業“走出去”。通過組織推介會、設立服務機構等方式,為建筑企業開拓外埠市場搭建平臺,支持骨干企業加快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加大對建筑業產值、稅收進行調度分析,特別是加強對外出施工企業的管理與服務。


 NO.4  


優化生產組織方式。為市內外建筑企業、民營國有建筑企業搭建平等競爭平臺,支持企業采取聯合體投標等方式參與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原則上采用工程總承包和全過程咨詢服務。鼓勵建筑企業向關聯度高的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形成投建營一體化格局。


 NO.5  


加大科技創新驅動。鼓勵建筑企業與山東建筑大學、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實訓中心,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爭創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加大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支持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模式,擴大技術應用示范和成果推廣范圍。到2025年,新增1—2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企業技術中心、3—5家技術創新中心。


 NO.6  


注重人才隊伍培育。培育新型建筑工業化管理、技術人才和技能型產業工人。開展優秀項目經理、建筑工匠評選活動,優先推薦申報“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支持企業保有一定數量的骨干技術工人,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可以稅前扣除;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可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到2025年,在建項目施工現場中級工占比達到20%、高級工及以上技能工人占比達到5%。


積極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 

 NO.7  


全面推行綠色建筑。在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的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政府或國有資金投資的公共建筑以及單體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建立政府或國有資金投資工程綠色建材采購機制,開展綠色建材示范工程建設。推進太陽能光熱一體化應用。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達到100%。


 NO.8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城鎮范圍內政府或國有資金投資的新建建筑工程應采用裝配式,具備條件的地下車庫采用裝配式建設。新建學校、醫院建筑原則上采用鋼結構,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在土地出讓、建設條件、規劃設計等階段明確相關要求。經主管部門認定的裝配式住宅項目,施工進度達到正負零的,即可申請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重污染天氣Ⅱ級及以下應急響應期間,除易產生揚塵的工序外,裝配式建筑項目可不予停工;對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項目,各撥付節點預售資金監管留存比例可下調10個百分點。到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45%。


 NO.9  


加大推行智能化建造。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化裝備和建筑機器人,支持優勢企業研發數字化加工制造裝備和智能施工機具。投資額1億元以上或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技術復雜、管理協同要求高的政府投資工程全部應用BIM技術。到2025年,打造4—5家有影響力的智能建造企業。


建設三大特色產業園區

 NO.10  


建設德州市現代建筑工業化產業園。在德城區天衢工業園建設集多式聯運物流周轉、新型建筑材料孵化、建筑材料終端產品交易及綜合配套服務等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低碳節能數字化多式聯運物流樞紐。實現從前端的原材料輸入、開發向終端的建筑材料產品、新能源建筑產品、裝配式建筑產品的銷售延伸,優化建筑產業鏈條內的資源配置。在土地、稅收、租金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新型建材、裝配式建筑、科研等企業投資進駐,打造國內規模最大、業態最豐富的建筑建材全產業發展集群,2023年一期完工投用,2025年全部建成,力爭產值達到600億元。


 NO.11  


建設齊河縣鋼材科技產業園。鼓勵齊河縣鋼鐵企業依托鋼鐵主業,圍繞智能制造、智能建筑、智慧物流、智慧服務四大產業主題,發展裝配式建筑、智能車庫、綠色建材、3D建筑打印等,打造省內新舊動能轉換標桿園區。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探索實施數字化綜合節能管理。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600億元。


 NO.12  


建設德州天衢新區智能建造產業園。鼓勵設計、生產、施工、裝備制造等企業集聚發展,打造德州天衢新區智能裝配式建造產業園。推進裝配式建筑裝備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板架合一”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體系,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混凝土裝配式部品部件,打造省內領先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100億元。


培植五大優勢特色產業

 NO.13  


培植暖通空調及安裝產業。依托武城縣“中建電商暖通空調全國產品供應基地”“中建電商暖通空調安裝勞務基地”,培植暖通空調安裝龍頭骨干企業,不斷提高全國暖通空調市場占有率,打造全國最大的暖通空調產業基地。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400億元。


 NO.14  


培植門窗五金產業。強化“小五金、大產業,高品質、長基業”理念,整合門窗五金、門控五金、建筑幕墻結構件、消防排煙及智能通風系統、塑膠及防火材料行業企業,打造集生產組裝、倉儲物流為一體的門窗五金產業園區,爭做國內乃至全球建筑五金行業協同發展的引領者。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100億元。


 NO.15  


培植土工合成材料產業。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優化特色產業布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規劃建設集產學研于一體的土工材料產業園。支持陵城區牽頭發起成立山東省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支持企業提升產品裝備技術水平、加快智改數轉步伐、促進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行業競爭力,打造國內最大的土工合成材料生產基地。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100億元。


 NO.16  


培植電梯及安裝產業。整合企業優勢,促進規范運行,推動電梯整梯及零部件產業快速智能發展。發揮電梯聯盟作用,建立電梯智能化制造研究機構,開發高端智能化產品,叫響“寧津電梯”品牌。培養生產、安裝、維護保養專業人才,為電梯安裝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打造長江以北最大的整梯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到2025年,力爭產值達到50億元。


 NO.17  


培植人防設施等產業。發揮人防設施產業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加大新產品、新材料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鞏固寧津現有家具產業基礎,培優育強,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打造“寧津家具”區域品牌;支持各類建筑設備公司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建筑機械科技水平;支持體育器材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拉伸拉長建筑業產業鏈 

 NO.18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持續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開展房產交易促銷活動,完善配套、優化功能、提升品質,鼓勵建設綠色健康住宅,滿足不同群體住房需求。加強住宅用地供應管理,保持市場供需平衡。加強市場監測預警,防范化解市場風險,全力推進“保交樓、穩民生”政策的落實。


 NO.19  


加快推進新建住宅全裝修。自2023年起,新供地、新開工項目推行全裝修成品交房,對在建、存量項目鼓勵推行全裝修成品交房。從土地出讓、建設條件、規劃設計、建筑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把關,推行新建商品住宅全裝修交付,逐步取消毛坯房。采用全裝修的商品住房,裝修費用在買賣合同中予以明確,計入購房貸款基數,不計入繳納公共部位維修資金基數。


 NO.20 


促進小區設施及管理提檔升級。推動城市更新與片區改造、加裝電梯等有機結合,實現連片改造、拓寬范圍、豐富內容、提升標準,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向居民家庭家居改造延伸,不斷補齊老舊小區功能短板。筑牢黨建引領,推進“紅色物業·幸福德州”建設取得新實效。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打造3—5家省內一流物業服務品牌。


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監管

 NO.21  


提升工程品質和施工安全。加快推進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健全工程質量安全信用評價機制,持續開展住宅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強消防審驗管理,從源頭上保障建設工程消防安全。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相關要求,壓實壓緊各方責任,提升質量安全水平。突出危大工程管控,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強化監管執法,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施工現場“六項措施”,持續開展建筑揚塵防治,將防治費用納入工程造價。鼓勵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開展專業化、常態化輔助檢查。


 NO.22 


提高建筑設計質量。支持本地企業與知名院所交流合作,開展技能教育,培養技能人才。加強建筑設計管理,突出結構安全、建筑使用功能和“四節一環保”等要求,加大“四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和使用。全面落實政府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制度,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到2025年,新增甲級企業1—2家、乙級企業2—3家。


 NO.23  


加快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全市限額以上建筑工地全面推行智慧工地建設,加快推動建造方式智能化、現場管理智慧化、部門監管可視化,實現施工現場視頻監控、違規自動識別、揚塵自動監測,做到智慧管理、自動監測。2023年年底前,建成較為完善的覆蓋市、縣主管部門和企業、項目多方聯動的AAA級智慧工地應用和評價體系,達到全市“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全覆蓋,安全隱患大幅減少,工程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


 NO.24 


培育品牌企業和精品工程。培育一批質量卓越、創新能力突出、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的高端品牌企業,創建一批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獎、泰山杯獎獲獎項目,爭創省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50個以上,創建“德州建造”品牌,打造建筑精品傳世之作。建設單位應明確計取優質優價費用,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程獎項的,作為不可競爭費用,用于工程創優。對本市建筑企業獲得國家級獎項的,由企業所在地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到2025年,爭創國家級獎項3—5項,省級獎項20項以上。


優化營商服務環境

 NO.25 


深化建設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推行“評定分離”方法,落實招標人主體責任,依法賦予招標人資格預審權和定標權。加快實現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推行網上異地評標。對具備相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不得設置初始業績門檻和其他不合理限制。


 NO.26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德州市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一體化平臺,開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實行差別化監管。實行綜合評價法的招標投標項目,原則上信用評價結果作為資信標權重占10%以上,其他非公開招標項目及直接發包項目應參照使用信用評價結果。水利、電力、交通等主管部門也要加強本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NO.27 


減輕企業負擔。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全面推行銀行保函、保證保險等方式繳納“四類”保證金,其他投資項目凡是能夠通過銀行保函、保證保險方式提供的,建設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一律不得拒絕。為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辦理社保費緩繳手續,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建筑業企業和職工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總和從3%降為1%。建筑業小微企業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建筑企業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以清包工程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務,可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NO.28 


落實財稅支持政策。推進“政銀企”戰略合作,加大資金信貸支持,為企業出具資信證明,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項目提高授信審批通過率,提升信貸支持規模。允許建筑企業在承接政府投資項目后憑施工許可證等材料申請抵質押貸款。


 NO.29 


規范工程價款結算。經承發包雙方確認的過程結算文件作為竣工結算文件的組成部分,竣工結算時不再重復審核。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項目要嚴格執行工程預付款、進度款和竣工結算制度,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不得將未完成審計作為延期工程結算、拖欠工程款的理由,進度款支付應不低于已完成工程價款的80%。


 NO.30  


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平。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中介機構從業人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專業水平,促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山東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技術支持: